公告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雁过留声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与学 > 教学论文

反思我的“课改之路”

时间:2014-08-18 23:42:57  来源:  作者:  本文已影响:
>题,此题的出现不仅是会计算,而且要渗透函数思想,纵观后面的知识,还有类似的题目,开始讲时,感觉有点困难,怎样渗透,渗透到什么程度,都是未知数,没有把握。在实际教学中,忽有一学生说出,老师我发现了它们排起了队,我趁机抓住,问:为什么排队?学生们的思路打开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实苏教版教材中有很多练习都是这样具有开放性,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要学生说得有理由就给予正确。这种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确实有很大的作用。

二、对算法多样化的思考: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指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探索”显得更为重要。对每个人来说,可能“凑十法”等一些方法并非都是绝对的好方法。所以教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来的方法,对于学生自己来说就是好方法。请看学生是如何算17+9的。

  生1:把17分成107  79161016=26

  生2:把17分成161  1+9=10161026

  生3:把9分成361732020+626

  生4:从17往后数9个,得26

  生5:摆学具。先摆17个,再摆9个.一共26

  生6:我会算进位加法,所以179=26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篇:新课程,新作业,新设计 ; 下一篇:小学数学动手操作发展思维课题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百度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谷歌
栏目更新
淘宝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