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站公告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雁过留声
|
RSS
首页
资讯
教与学
教学资源
精品资源
高考真题
中考真题
分类汇编
购物
在线考试
好域名
收购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教与学
>
教学论文
关于"培养数学审题习惯"的反思
时间:2014-08-19 00:13:39 来源: 作者: 本文已影响:833人
关于"培养数学审题习惯"的反思
今天的教学内容是《小数与近似数》的第一课时。这节课的内容以复习为主,学生对于把小数按要求找近似数的题目已经比较熟练。但是却在一道看似简单的题目上"摔了跟头"。
教材72页上给出了四种货币与人民币的汇率表,要求学生"根据上面给出的汇率表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结果很多学生遇到了困难,或者得出了错误的结果。有的没有注意到"10港元"、有的没有找近似数、甚至有的人用"10港元="这样的格式去做。
其实在我的教学工作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对于小朋友做错的一些题目,只要我请他再把题目要求读一读,学生会马上反应过来。在每次练习中,我总会遗憾地发现,许多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仅仅粗心、大意惹的祸吗?我觉得不全是,在粗心、毛燥的背后显露的其实是学生审题习惯的缺失。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决问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所谓审题,就是通过认真读题,弄清题目告诉我们什么,弄清题目中含有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及其相互间的数量关系或逻辑关系,并在大脑中建立全题的表象。(www.fwsir.com)然后,将已知条件和问题这个分析数量关系的客体从情节中提炼出来,使大脑中由原来全题的表象凝炼为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纯数学关系的表象。
读题是培养审题习惯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做准备。
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平时见过的问题。而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重要能力,它不仅仅有利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良好的审题习惯会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认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和思维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逐步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上一篇: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探究
; 下一篇: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论文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百度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谷歌
栏目更新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论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话式教学实践分析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论高中数学创新思想的培育
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分析与应用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教学之我见
中职数学作业教学论文
浅谈数学学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七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教改论文
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数学教学之我见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高中数学落实素质教育的三点尝试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精细化工专业的数学教学改革探索
新课改下如何开展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电子白板在初中数学教学应用中的优点
淘宝
栏目热门
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与实践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论文
探究小学生的计算错误问题
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分析与应用
论高中数学创新思想的培育
数学教改论文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中职数学作业教学论文
七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话式教学实践分析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分析中职数学教学方法
浅谈数学学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如何提高应用数学教学效果的探索的路径
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任务驱动”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教学之我见
高中数学落实素质教育的三点尝试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教学之我见
搜索:
标题
简介
内容
作者
搜索全部
所有栏目
|-资讯
|-本站公告
|-教育新闻
|-精品资源
|-教育杂谈
|-教师事迹
|-教与学
|-名校简介
|-小学
|-中学
|-大学
|-其他
|-教育论文
|-教学论文
|-主题班会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学习园地
|-数学知识
|-教学资源
|-教案
|-小学
|-初中
|-高中
|-课件
|-小学
|-初中
|-高中
|-试题
|-小学
|-初中
|-高中
|-常用软件
|-购物
|-书籍
|-文具
|-笔记本
|-女装·男装
|-购物名站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优势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帮助中心
|
WAP
|
|
【推荐网站】:
小题大做
|
好米店,买到就是赚到!
版权所有:
EDUY.NET
© 2006-2050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阳光数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愿意作品在本站发布,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6-2050 阳光数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06877号